缅甸翡翠场口 缅甸翡翠五大典型原石场口介绍
摘要:场口之间的块体有着明显差异,区别并非易事,通过认识场口记清各自的特征,方能熟中生巧,准确作出判断。这个场区也叫雷打场区,所出的块体称为雷打石。翡翠矿区分布在江畔,因而称为后江场区。
缅甸的翡翠原石场口是比较多的,而且不同的翡翠原石场口特点是不一样的,品质上也有所区别。在众多的缅甸翡翠原石场口中,你知道哪几个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缅甸翡翠五大典型原石场口。
老场区
位于雾露河中游,是开采时间最早的场区,大约是在18世纪。也是至今面积最大、场口最多、种类繁多的场区。其中较大的场口有27个,最著名的场口是:老帕敢、会卡、大谷地、木那、格拉莫、次通卡等。这些场口的玉石产量多、质量高,交易中经常遇到,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其特性。
帕敢场区
这个场区是冲积或残—坡积矿床,位于乌鲁江中游,开采时间始于公元一世纪。目前挖掘最深的坑洞已达第五层约为30米左右深。第一层所出的块体几乎都是黄沙皮壳,第二层多见红沙皮壳,并带有蜡皮,第三层为黑沙皮壳,第四层为灰黑皮壳,第五层为白黄皮壳,大多有蜡皮。场口之间的块体有着明显差异,区别并非易事,通过认识场口记清各自的特征,方能熟中生巧,准确作出判断。这个场区主要场口有:老帕敢、麻母湾、惠卡、摆上桥、大古地、赤通卡、格拉莫、勐毛、东郭、马拿、结崩穷、莫老埂、仙洞、香公、穷瓢、南英、育马、格银穷、东磨、格拉莫洼、帕丙、资波、陷典、苗毕、莫地、帕扁、三决、哼定、桥乌、老寨棚子、呛叭、三岔河、莫敢。
大场区
那莫是缅语,意为雷打。这个场区也叫雷打场区,所出的块体称为雷打石。这个场区位于康底江上游,多见为表生矿,块体低劣,裂纹多,底水干硬度差,质地疏松,绝大部分不能切割制作,虽有绿色大多属于变种石其价值十分低廉。雷打石的变种原因,需从成因上作进一步的探明,看其中下层是否能有变化,希望能出正宗翡翠。近些年业,人们已逐渐对这个场区有了新的看法。1992年初,这个场区发现了一块巨大如屋的优质块体,尤如暴出奇迹,一时引起轰动。具有代表性的场口只有:那莫、勤兰帮、勐兰帮。
小场区
这个场区位于乌鲁江南面,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比后江场区大三倍,只因场口不多,人们把它称为小场区。这里是原生矿床,曾邮产过许多优质翡翠,是整个缅甸翡翠矿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个场区最深的场口已控到第四层,以黑色带蜡壳的块体为多,最有名气的场口是:南奇、南莫、莫六、细莫、莫罕、南西翁、乌起公、那黑、通董、磨六磨、摸格地。
后江场区
后江是乌鲁江北侧的一条支流,名为康底江。翡翠矿区分布在江畔,因而称为后江场区。这里也是冲积型矿床,开采时间较晚,大区在十六世纪初叶。这里包括后江和那莫两个场区。虽然两地相距不远,所产翡翠块体却有天壤之别。
江场区所出产的块体,一般在300克左右,品咱多,质地优,上壳薄,幽默产上乘。现掘近深度已超过第六层,约为30多米深,第三、第四层都有隔层,前二层与老场区的情况类似,第六层的块体皮壳几乎都是黄蜡壳,第六层之后的隔层比较厚,出矿率较低。主要场口有:磨隆、比四都、格母林、帕得多曼、香港莫、莫东郭、莫地、加英、不格朵、格青莫那莫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