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的雾所以有不同颜色,是由于构成雾的次生矿物成分的颜色不同所致.


  红黄雾是由黄、棕红、红褐色的胶体矿物——褐铁矿所构成,故而呈现出与褐铁矿颜色相同的红、黄、褐色;白雾则是由硅氧(即二氧化硅)胶体粒子凝聚而成的矿物,因这种矿物一般呈现白色或灰白色,故而称之为白雾;黑雾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黑色的柯绿泥石,因而其雾的颜色也就显现为黑色或黑灰色.



  这些不同颜色的次生矿物是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红雾形成于氧化环境,而黑雾则生成于还原环境.红雾与黑雾的形成不仅各具不同的地质背景,而且还与翡翠所处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有关.而变价铁元素以及硅在水中的赋存状态则是产生红雾和黑雾的直接原因.不同雾的形成方式各有不同.


  红雾形成于潜水面之上接近地表的的氧化带,特别是地形上光照充足的向阳部位.由于浸没翡翠的地表水和土壤水中含有丰富的游离氧,致使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态离子,并经水化作用而形成氢氧化铁的胶体微粒,这种胶体溶液在迁移中因浓度差而向内扩散渗透,当其浓度增大进一步饱和时,即在翡翠的矿物间隙中凝聚而形成褐铁矿的沉积.



由于褐铁矿是一种以氢氧化铁为主并含有二氧化硅及泥质的混合物,成分变化较大.因此,褐铁矿的颜色会因其成分上的差异而有所变化,从淡黄至红色乃至暗棕色等各种暖色调都会兼而有之,这就形成了红黄雾的一系列雾色.


  黑雾形成于潜水面之下的还原环境中,地形上的背位因缺少光照和游离氧,也易于黑雾的形成.当翡翠埋藏较深,且所处环境相对封闭,水溶液偏碱性且缺少游离氧时,水中的铁离子会被还原成二价态离子,并以真溶液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同时,碱性的水溶液不仅使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增大,而且还便于大量硅酸根离子的形成.于是当这种富含硅和二价铁离子的真溶液向翡翠内扩散渗透并达到过饱和程度,且溶液的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压力等达到一定条件时,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便与硅酸根离子结合,并在翡翠的矿物粒间形成铁的硅酸盐矿物——黑色的柯绿泥石沉积,这就形成了翡翠的黑雾.


  白雾形成于地形稍高的部位,那里的水介质中以游离的硅氧(二氧化硅)为主,而铁元素比较少.因此,翡翠的雾主要是由白色的二氧化硅胶体凝聚而成.由于构成皮壳的粘土矿物对二氧化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因此,白雾通常会密集分布在皮壳处,而不会向内继续渗透,因而所形成的白雾其界限一般就比较清晰.



  另有一些白雾则是皮壳形成之后的延续,其矿物成分与皮壳基本相同,都是白色的粘土矿物,也可称为白雾.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白皮与白雾并不是很好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