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难断寸玉,翡翠玉石的鉴定是一大难题,如果能够还原器物制作那个时代的审美,其实鉴定古玉也就不难了.我们先从资料中看看各代对翡翠的审美变化:
乾隆-清中期,没有专门的翡翠记载,所有对于翡翠的记载都是建立在与和田玉的比较之中做出的,也就是说,翡翠的审美就是和田玉的审美.白翠应该更像白玉,绿翠应该更像碧玉,黄翡应该更像黄皮.绝好的证据是故宫博物院有一件乾隆44年4月29日,江苏巡抚吴坛端午供翡翠花觚.像不像和田玉的做法?我想看过就会有结论.
19世纪晚期,也就大致是我们所说的清晚期.慈禧的实际执政让事情有了变化,绿色的翡翠在清廷受到热捧.只由于慈禧虽然是个女强人,但实质还是个女人,对于女人视觉的美感远远胜于对内涵的追求.能够撕烂传统的束缚,真是一个坚强心灵的女人.这一时期翡翠的宫廷记载为“绿玉”,也是一个反映的侧面.
1889年,古籍中对于翡翠最重要的书籍《玉说》问世,唐荣祚先生全方位的解读了翡翠.由于这本书是接受伦敦博物院的约稿,科学精神和客观性都很值得赞赏.唐先生在书中明确的提及了翡翠的五个分级,这个分级描述精确,我们很清楚看到了清晚翡翠审美的变化,简而言之的归纳如下
1、头等大事是要绿,是那种比较浓的绿.而且要绿得干净.绿感不强或者不干净的,不如白翠.
2、白翠虽然不如绿翠,但是脂粉好(也就是颗粒细)的白翠也是相当难得的.
3、绿色和白色分明的为佳.
4、极其重要的是这里只有种(也就是细腻程度),而无水的论述.水头并非翡翠审美的重要标准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东西方审美的撞击.翡翠的审美仍然顺着清晚的路子在发展.另一本极著名的玉器古籍《古玩指南》中,赵汝南先生对于此期的审美变化记述极为细微.
1、“在以前之风俗白色者亦可用(注:此与明末云南人的看法不同),有一二处红绿者更佳,纯绿者百无一物焉.”这部分说的该就是上述的清晚时期.赵先生还说得很清楚:“盖系风习如此,非限于财力也.”不差钱,就是喜欢白的,如果满色那就牛大了.
2、“数十年前……翡与翠等重,一物而兼备者更妙.今则只贵翠而不重翡,且有以翡为疵之趋势.”这部分说的大约是清末时期.
3、而到了民国,“近甘年来风习在,白地者即不能用为饰物.饰物系装饰之物,可有可无,非必要者,如用白地反不如不用之为愈,故白地翡翠今人绝少用之.即有红绿者亦多将白地去掉.质言之:今日所用翡翠必须彻底为翡翠,即颜色不佳可用之,带白地者绝不能用.”仅仅过了20年,白翠已经没有市场了.
相信有心人读下来,会对清代翡翠审美的变化有个大概的认识,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件老翡翠选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能够大致的把它划入适当的年代呢?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器物本身散发的气质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东西会说话”.